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最新章节 > 第49节

第49节 免费阅读

期收益或递延收益;所谓资本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所有者权益。收益法又有两种具体方法:总额法与净额法。总额法是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余额或者费用的扣减。净额法是将政府补助确认为对相关资产账面余额或者所补偿费用的扣减。政府补助准则要求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以便更真实c完整地反映政府补助的相关信息,并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要求通过“其他应收款”c“营业外收入”和“递延收益”科目核算。“递延收益”科目就是专为核算不能一次而应分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而设置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与资产相关或与以后期间收益相关的,先计入“递延收益”科目,然后分期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一c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企业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应收金额计量,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否则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

例171甲企业为一家储备粮企业,20x7年实际粮食储备量1亿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财政部门按照企业的实际储备量给与每斤0039元的粮食保管费补贴,于每个季度初支付。20x7年1月l0日,甲企业收到财政拨付的补贴款。

120x7年1月1日,甲企业确认应收的财政补贴款

借:其他应收款 3900000

贷:递延收益 3900000

220x7年1月10日,甲企业实际收到财政补贴款

借:银行存款 3900000

贷:其他应收款 3900000

320x7年1月,将补偿1月份保管费的补贴计入当期收益

借:递延收益 l3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300000

20x7年2月和3月的分录同上

例172乙粮食储备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和有关主管部门每季度下达的轮换计划出售陈粮,同时购入新粮。为弥补乙企业发生的轮换费用,财政部门按照轮换计划中规定的轮换量支付企业002元斤的轮换费补贴。乙企业根据下达的转换计划需要在20x7年第一季度轮换储备粮12亿斤,款项尚未收到。

120x7年1月按照轮换量12亿斤和国家规定的补贴定额002元斤,计算和确认其他应收款240万元

借:其他应收款 2400000

贷:递延收益 2400000

220x7年1月,将补偿1月份保管费的补贴计入当期收益

借:递延收益 8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800000

20x7年2月和3月的分录同上

例173丙企业生产一种先进的模具产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该企业的这种产品适用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即先按规定征收增值税,然后按实际缴纳增值税额返还70。20x1年1月,该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额120万元。20x1年2月,该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增值税额84万元。20x1年2月,丙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增值税额时

借:银行存款 840000

贷:营业外收入 840000

例17420x7年3月,丁粮食企业为购买储备粮从国家农业发展银行贷款2000万元,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6。自20x7年4月开始,财政部门于每季度初,按照丁企业的实际贷款额和贷款利率拨付丁企业贷款利息,丁企业收到财政部门拨付的利息后再支付给银行。

120x7年4月,实际收到财政贴息30万元时

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递延收益 300000

2将补偿20x7年4月份利息费用的补贴计入当期收益

借:递延收益 1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000

20x7年5月和6月的分录同上。

企业对于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将政府补助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视情况不同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为当期收益。

例175a公司20x6年12月申请某国家级研发补贴。申请报告书中的有关内容如下:本公司于20x6年1月启动数字印刷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60万元c为期3年,已投入资金120万元。项目还需新增投资240万其中,购置固定资产80万元c场地租赁费40万元c人员费100万元c市场营销20万元,计划自筹资金120万元c申请财政拨款120万元。20x7年1月1日,主管部门批准了a公司的申请,签订的补贴协议规定:批准a公司补贴申请,共补贴款项120万元,分两次拨付。合同签订日拨付60万元,结项验收时支付60万元如果不能通过验收,则不支付第二笔款项。

120x7年1月1日,实际收到拨款60元

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递延收益 600000

2自20x7年1月1日至20x9年1月1日,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分配递延收益假设按年分配

借:递延收益 3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000

320x9年项目完工,假设通过验收,于5月1日实际收到拨付60万元

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600000

例17620x6年9月,b公司按照有关规定,为其自主创新的某高新技术项目申报政府财政贴息,申报材料中表明该项目已于20x6年3月启动,预计共需投入资金2000万元,项目期25年,已投入资金600万元。项目尚需新增投资1400万元,其中计划贷款800万元,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协议规定贷款年利率6,贷款期2年。经审核,20x6年11月政府批准拨付b公司贴息资金70万元,分别在20x7年10月和20x8年10月支付30万元和40元。

120x7年10月实际收到贴息资金30万元

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递延收益 300000

220x7年10月起,在项目期内分配递延收益假设按月分配

借:递延收益 25000

贷;营业外收入 25000

320x8年10月实际收到贴息资金40万元

借:银行存款 4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400000

二c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少见,如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财政拨款c固定资产专门借款的财政贴息等,一般应当分步处理:

第一步,企业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计量,确认资产银行存款和递延收益。

第二步,企业将政府补助用于购建长期资产。该长期资产的购建与企业正常的资产购建或研发处理一致,通过“在建工程”c“研发支出”等科目归集,完成后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第三步,该长期资产交付使用。自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1递延收益分配的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2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c转让c报废等,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例17720x1年1月5日,政府拨付a企业45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要求用于购买大型科研设备1台。20x1年1月31,a企业购入大型设备假设不需安装,实际成本为480万元,其中30万元以自有资金支付,使用寿命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无残值。20x9年2月1日,a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取得价款1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