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上朝,文臣出谋划策,武将咋咋呼呼,李世民这个皇帝只斟酌、选择就行。
说起来似乎很爽,其实显得他这个皇帝似乎啥都不懂,啥都要仰仗文臣武将;
可如今有了李盛唐的谋略,心里有了底气;
李世民就感觉自己从此之后可以稳坐钓鱼高台,真正俯视底下群臣了。
最终,大唐顶级智囊有房谋之称的房玄龄出班奏对。
“启禀陛下,今年天灾不断,自春夏旱灾到秋季洪灾,再到如今的雪灾,百姓疲敝,此时应当休养生息、静修德政。”
杜如晦出来附和道,“臣以为中书令房大人所言甚是。”
其他大臣拱手行礼,“臣等附议。”
房玄龄出的计策,李世民言听计从,朝中也无人能超过他;
房谋杜断嘛,出主意的是房玄龄,定策略的是杜如晦。
两人都赞成休养生息,那就肯定不会有错了!
“哪位爱卿还有别的策略吗?”
李世民微微一笑,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房玄龄和杜如晦相视一眼,心中微微不喜。
往日我等廷议策略就是终论,今日陛下居然问有没有其他的策略,这是挑战我们的治国理政的才能啊。
房玄龄禀奏道,“陛下,天灾不断,此乃天时,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顺天应人,才能度过这次危机。”
杜如晦拱手行礼,“臣以为中书令所言甚是,当是终论,请陛下采纳。”
若是在之前,李世民肯定欣然接受,而且会赞赏一番,夸他们房谋杜断,国之柱石。
可是今天,嘿嘿,老房,老杜,对不起,朕今日还要秀一把;
让你们再次看看朕的治国之策,到底有多高明!
“不错,中书令和兵部尚书所言,颇合古人治国之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听李世民如此说,心里就舒坦多了,这大唐治国理政,还得听我们两个的。
“不过,此乃乡野愚夫之论、泛泛之谈,不足为凭。”
李世民微微笑言,表情逐渐嚣张。
房玄龄和杜如晦差点被噎死,乡野愚夫,泛泛之谈?
他们两个治国能臣,李世民的智囊,怎么就成了乡野愚夫的泛泛之谈了,还不足为凭了都?
朝中大臣也是十分惊讶,开始议论纷纷了。
今日陛下这是怎么了?
居然把房杜二位比作乡野愚夫,这实在是咄咄怪事了。
程大魔王不明白,问小孟尝秦琼,“叔宝,陛下今日怎么了?睡过头了?”
小孟尝秦琼秦叔宝朝他挤眉弄眼,意思是让他闭嘴;
朝堂廷议嘛,他们这些武将,来文的肯定搞不过这些文臣,你少说两句,免得被当成傻子。
程大魔王其实很内秀,外面看起来憨憨愣愣、咋咋呼呼,其实心里溜得一批、油滑的狠;
因此就马上闭嘴看起热闹。
“陛下,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臣等所说没错啊。”
房玄龄争辩道,第一次在朝堂上被李世民鄙视,真丢面子。
“老房,朕没说你错,朕只是说你见识不高。”李世民呵呵笑言。
噗!
房玄龄恨不得一头撞死,皇帝居然说自己见识不高,这可是头一回。
“老臣请陛下赐教。”
房玄龄拱手行礼,语气明显不太高兴,颇有挑衅的意思。
按理说,臣子不该和陛下斗气,那是死路一条,可房玄龄被气昏头了,所以斗胆顶了回去。
李世民并不生气,就是需要房玄龄配合自己,一唱一和,才能秀一把、才能显示朕更高明啊!
“此时才更应该大兴水利,大修水库,全面实施五年计划。”李世民微笑着肯定。
此言一出,朝堂炸了。
众位大臣摇头议论,觉得此话太荒谬、荒谬绝伦,完全是无稽之谈嘛。
房玄龄摇头失笑,“请教陛下,此等大雪天里,民无隔夜之粮,如何大兴水利?”
程大魔王低低嘀咕,“这连俺老程都能明白的道理,为何陛下却不明白了,莫不是真睡过头了?”
“是呀,我也觉得奇怪呢,为何今日陛下居然说出如此不合情理的话来,真是莫名其妙了。”
小孟尝秦琼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按理说,李世民虽然谋略不及房杜二人,可这基本的治国之策他自然也应该懂的一二,大灾之年必定是休养生息,而非大兴土木,这是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干的。
嘿,朕要的就是这效果!
“众位爱卿,稍安勿躁。且听朕给你们说说。”
李世民把昨晚上从皇后那里听来的话,原封不动,一字不漏地搬了出来,全部是李盛唐以工代赈的鬼点子。
李世民说完,满朝文武震惊不已。
房玄龄和杜如晦,脑子炸裂十分钟。
噫,陛下今日为何变得如此聪明了,简直是治国之鬼才,有神鬼莫测之机哇!
厉害,厉害!
杜如晦嗫嗫嚅嚅,“以工代赈,高,真高明!”
趁着众人惊讶之时,李世民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诸位爱卿,朕是知道你们家中还是有存粮的,这样,这次呢,半捐半借,都算在功劳簿上;
等丰收后,朕还本付息,捐粮食多的,可以考虑让其宗族子弟入朝为官。”
话音落地,一众大臣皆惊。
原来这个粮食居然又算计到了自家头上,明明自己装穷装的那么逼真,可为何陛下竟然知道自己家中仍然囤积的有粮?
不过,就算你皇帝知道了,那又怎样,这种事情不应该是你情我愿的嘛;
总不能你陛下动手来抢大臣家的粮食,那成何体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