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 神农本草经最新章节 > 第 1 章

第 1 章 免费阅读

-------------------------------------------------------

本书由笔趣阁www.biquxun.com【浮夸丶】整理上传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

-----------------------------

小说下载尽在 http://www.biquxun.com---笔趣阁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神农本草经

名著通览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我国

现存最早的yào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

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

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该书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

四卷,雷公集注”。《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录“神农本

草,三卷”,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陶隐居集注”,明

《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清史稿?艺文志》录“神农本

草经,三卷”。历代有多种传本和注本,现存最早的辑本为明卢复辑《神农

本经》(1616),流传较广的是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1799),

以及清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1844)、日本森立之辑《神农本草经》(1854)。

神农,古传说中“三皇”之一,传称神农尝百草始有医yào,书名冠以神

农为尊古之风的假托。现行本为清孙星衍、孙冯翼辑。孙星衍(1753~1818),

字伯渊,又字渊如,清代江苏阳湖(今武进)县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

第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刑部主事等,一生博览群书,贯通经史、训诂、

诸子、医yào,除辑本书外,尚有《素女方》、《秘授清宁丸方》、《服盐yào

法》等著,于古代医籍整理多有贡献。

书凡3 卷,载yào365 种,其中植物yào252 种,动物yào67 种,矿物yào46

种。根据yào物的效能和使用目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立为3 卷分别

论述。卷1 为“上经”,论“上yào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dú,

多服、久服不伤人。yù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卷2 为“中经”,

论“中yào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xìng以应人,无dú、有dú,斟酌其宜。yù遏

病补赢者,本中经”。卷3 为“下经”,论“下yào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

主治病以应地,多dú,不可久服。yù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的yào学知识和用yào经验,为中yào学和方

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研究中yào和方剂的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

一。首先,在yào学方面,所论365 种yào物的疗效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

用yào;创立了yào有“四气”、“五味”的理论,和yào分上、中、下“三品”

的分类方法,并反映了部分化学知识。其次,在方剂学方法,指出yào可单用

亦可组方配用,创立了yào物之间“七情合和”理论和组方配伍的“君臣佐使”

原则,总结了丸、散、汤、酒、膏等基本剂型。再次,在用yào方面,提出了

辨证用yào的思想,所论yào物适应病症达170 多种,对用yào剂量,时间等都有

具体规定。

《神农本草经》标志着中国yào学的诞生。后世对它进行注释、补充,形

成了众多的本草文献。较早的有汉魏之际的补注本《名医别录》、梁陶弘景

的《本草经集注》(494),后有明缪希雍撰《神农本草经疏》(1625),清

代张志聪撰《本草崇原》(1663)、徐大椿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736)、

邹澍撰《本经疏证》(1837),今有尚志钧著《神农本草经校点》(1981)

等。

全文

神农本草经序

记曰:医不三世,不服其yào。郑康成曰:慎物齐也。孔冲远引旧说云:

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康成周礼注,亦曰:

五yào,草、木、虫、石、谷也。其治合之齐,则存乎神农子仪之术,是礼记

注所谓慎物齐者,犹言治合之齐,指本草诸书而言也。冲远既引旧说,复疑

其非郑义过矣。汉书引本草方术而艺文志阙载,贾公彦引中经簿,有子仪本

草经一卷,不言出于神农。至隋经籍志,始载神农本草经三卷,与今分上中

下三品者相合,当属汉以来旧本。隋志又载雷公本草集注四卷,蔡邕本草七

卷,今俱不传。自别录以后,累有损益升降,随时条记,或传合本文,不相

别白,据陆元朗经典释文所引,则经文与名医所附益者,合并为一,其来旧

矣。孙君伯渊偕其从子因大观本草黑白字书,厘正神农本经三卷,又据太平

御览引经云,生山谷生川泽者,定为本文,其有预章,朱崖,常山,奉高,

郡县名者,定为后人羼入。释本草者,以吴普本为最古。散见于诸书征引者,

缀集之以补大观本所未备,疏通古义,系以考证,非澹雅之才,沈郁之思,

未易为此也。古者协yīn阳之和,宣赢缩之节,凡夫含声负气,以及倒生旁达,

飞动之lún,胥尽其xìng,遇物能名,以达于利用生生之具,儒者宜致思焉。

淮南王书曰:地黄主属骨,而甘草主生ròu之yào也。又曰大戟去水,葶苈愈张,

用之不节,乃反为病。论衡曰:治风用风,治热用热,治边用蜜丹;潜夫论

曰:治疾当zhēn rén参,反得支罗服,当得麦门冬,反蒸横麦,已而不识真,合

而服之,病以浸剧,斯皆神农之绪言,惟其赡涉者博,故引类比方,悉符yào

论,后儒或忽为方技家言,渔猎所及,又是末师而非往古,甚至经典所载鸟

兽草木,亦辗转而昧其名,不已慎乎!后汉书华陀传,吴普从陀学,依准陀

疗,多所全济,陀以五禽之戏别传,又载魏明帝使普为禽戏,普以其法语诸

医,疑其方术相传,别有奇文异数。今观普所释本草,则神农、黄帝、岐伯、

雷公、桐君、医和、扁鹊,以及后代名医之说,靡不赅载,则其多所全济,

由于稽考之勤,比验之密,而非必别有其奇文异数,信乎!非读三世书者,

不可服其yào也。世俗所传黄帝、神农、扁鹊之书,多为后人窜易,余愿得夫

闳览博物者为之是正也。因孙君伯仲校定本草,而发其端,至其书考证精审,

则读者宜自得之。余姚邵晋涵序。

神农本草经序

儒者不必以医名。而知医之理,则莫过于儒者。春秋时,和与缓,神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